“我们s中,是市重点高中,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学风……”校长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扩音器里嗡嗡响个不停。
“这入学教育真特么烦人。”旁边的同学对刘莫凡抱怨到。
出于对新同学的尊重,刘莫凡礼貌性的“嗯”了一声
但这位同学似乎收不住嘴,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他的s中情报:“s中这几年被r中给逼得,搞起素质教育来了,成立了不少社团,也喜欢搞活动。尤其是那个科研社,听说很牛逼啊”
“科研社,那是个什么社团?”刘莫凡的兴趣上来了。
刘莫凡和许多技术宅一样,从小便热爱科学,崇尚技术。只可惜这个小小的四线城市,无论从物质上还是观念上都没法满足他成为小小科学家的梦想。“科研社”这个名字,确实深深地打动了这个中二少年。
“大概,看名字的话,就是搞科研的社团嘛。具体怎样我还真不太清楚,总之很厉害就是了。这样吧,改天我帮你打听打听?”那陌生同学说道。
“行行行,感激不尽啊。”
“没什么,不用谢,我跟你讲,这个学校里面,有很多人我认识。什么A中的,E中我都认识很多人。要打听什么事情都可以先来找我的,啊。”说着就摆了一个看上去似乎很社会的姿势。
刘莫凡可不吃这一套,但求人家办事的素养还是有的:“厉害,厉害,那请问怎么称呼啊?”
“哎呀,说的我名字好像很牛逼一样的,受不起受不起。叫我刘峻峰就可以了。”
“好,刘峻峰同学,这个事情就拜托你了。”
在刘莫凡的印象里,似乎每个班都会有至少一个像刘峻峰一样包打听的同学,他们到处都能找到熟人,可以打探到几乎任何事情。对于这些人,刘莫凡一贯的态度就是搞好关系,因为作为一个埋头学习的好学生来讲,了解学校事务的渠道有限,但不管在什么时候,信息总是多知道点好的。
此外,还有一点刘莫凡的个人原因。还在初中的时候,刘莫凡因为看不惯考试作弊的原因和一些人有了过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莫凡认识到了信息的重要性。试想如果对方的动向能够被掌握地清清楚楚,不说给个迎头一击,躲至少还是躲得起的。在与那些人交手的过程中,刘莫凡留下了有事没事就和“情报员”了解校园里动向的习惯。
现在看来,刘峻峰这个情报员效率很高。在次日下午,刘莫凡就发现刘峻峰有点问题,一副知道了什么想装逼——又故意憋着不说的样子。于是就说:“有什么事情别憋着,要说什么赶快说啊。”
“嗨哟,这都被你看出来了,我打听清楚科研社的消息了,想听吗?”
最后这句话似乎是废话,但现在正在上课,这两个人现在正把脑袋凑在一起小声说话。但是话已经说出来了,这个好奇心谁也受不了,刘莫凡赶快点点头:“嗯,赶紧的。”
接下来的大半节课,这两个人和老师基本就没有什么关系了。由刘峻峰主讲,刘莫凡负责“嗯”,刘峻峰给刘莫凡大致阐述了科研社给大众留下的印象。
科研社是s中最早成立的一批社团之一,因此其资格最老,在s中也最具有话语权。进入科研社的,基本都是各个学科的精英或者拥有突出才能的人物。当然,顶尖的文科生们不是科研社的人,但是科研社的人似乎都比较文艺,也许是达到了某个层次的原因吧。此外,科研社也几乎包括了所有学科竞赛的领军人物,甚至科研社的领导人物被要求至少是一科竞赛的领导者。这些人在设定上怎么看都是那些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的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事实上,更可怕的不止这些,对于这些人,在比你聪明和比你努力的后面,还得加上一个比你钱多。科研社在s中能够调动的资源已经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首先,他们可以随意调用学校的实验室。如果说这样还存在需要和老师打招呼,或者填表格的麻烦的话,那么科研社还有不止一个自己的独立实验室可供真正的随意使用。这些实验室在硬件条件上甚至比学校实验室要更加优越。因此,许多社团眼红的一项重要资源——空间,对于科研社而言似乎永远不缺。目前除了科研社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怕只有不需要场地的文学社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科研社和文学社一样拥有自己的校刊,而且都是月刊。科研社的校刊主要偏向于理科方面,包括科研社最近的研究成果,各学科竞赛的经验交流,也包括电子数码产品的推广。毫无疑问是s中理科大佬们极佳的交♂流平台。
在科研社这样闪耀的光环之下,刘莫凡似乎还听到了什么——是“非大佬勿近”的宣言。很明显地,科研社是一个精英团体,只有最优秀的人才可以享受它的资源。
而且刘莫凡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他向刘峻峰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科研社现在有多少人?”
“不多,大概二十来个人左右,高三的那些不算。”
“他们都进行一样的活动吗?”
“当然不是,肯定有分内部和外围的。”
刘莫凡大概清楚了他想知道的,但还有一个几乎是废话的问题要问:“怎样才能加入科研社呢?”
“这我怎么知道,应该每年都会招新的吧。哦,对了,加入科研社需要经过考核的。”
“这才像点样子。你知道他们一般考些什么吗?”刘莫凡意识到自己又说了一句废话。
“这我真不知道啊,我又不是内部人员。”
“行行行,不麻烦你了。”
刘莫凡重新把脑袋抽回来,并拿起了一支笔,不过他的注意力完全没有在教室里的任何一个地方,而是还在回想刘峻峰刚刚说的话。
科研社作为一个具有惊人影响力的社团,拥有如此丰富的资源,却仅仅维持在二十几人的规模,相比于s中基数庞大的人数来讲简直是九牛一毛,很明显是严格执行了精英政策。要想进去,必须先证明自己的能力。
可是自己又有什么能力呢?在学校学了九年义务教育,自己的科学能力又有多少呢?自己擅长的科目好像只有一科化学。难道直接和那些大佬们说“我会化学?”怕不是要被笑死。
不管了,日子还得过,课还得上,有什么问题招新了再说吧。
工程学原理在校园冲突中的应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卧龙小说网http://www.wolong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书推荐:《重生后也难逃她的爱》、《梦于病娇支配之下》、《抖S女仆和M的我》、《我不想和你一起重生》、《变身后的爱情的故事》、《我的假女友正全力防御她们的进攻》、《让墨镜少女重获幸福这件小事》、《女上男下》、《废柴公主LV999》、《我是我妻》、